公益慈善研究院
Institute for Philanthropy Tsinghua University
编者按 在大学开展慈善通识课有何意义价值?高校实践中有哪些重要理念、经验和困惑?慈善通识教育和社会科学素养之间有何内在关联及异同…… 针对慈善通识教育发展的诸多关键议题,在11月6日举办的“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上,近20位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行业相关方聚焦“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前瞻与未来”,共同研讨了“慈善通识教育与社会科学素养”“慈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组织与方法改革”两大议题。 本文重点呈现嘉宾们的核心观点与思考,以飨读者。 李健(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学园发起人)认为,通识教育也被称为全人教育,回答的是“何为人,成为何人,何以成人”等根本问题。新世纪中国大学不仅需要致力于受教育者智性的提升,而且肩负着青年人的涵养:要求他们既具备一技之长,又能够做一个好人和好公民;既能“尊德性”,又能“道问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我们开展的通识教育倾向于建立文理兼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比如让文科生学习理工科的一些知识,让理工科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慈善通识教育是一个有关“好公民”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而非“制器”,将其纳入现有的通识教育体系可以在当前的教育环节中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养成健全的人格。 ▲李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学园发起人
//////////
孙春苗(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介绍,敦和基金会在慈善教育领域的资助目标是“培养慈善专业人才,培育公民慈善意识”。结合机构在慈善通识教育领域的资助实践 “敦和·善识计划”,她分享了相关理念与实践经验。
“善识计划”由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已开展两期,该项目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精神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通过支持高校教师开设公益慈善公共课、高起点打造慈善通识课程体系,向青年学生普及慈善知识与价值,弘扬慈善文化。该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目标是:“慈善课程在全国50所高校落地,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慈善通识教育模式”。
孙春苗总结了“善识计划”的项目进展和主要特点:
(1)重点支持一批师资队伍,目前两期合计开课36门,覆盖34所高校,涉及教师43位,超过1600名大学生参与学习;
(2)重视“3+X”课程体系建设和案例库建设,提供教学辅助资料包、教学工作坊、第三方跟踪评估等支持,助力更多老师积极加入慈善通识教育队伍,已经有6篇教研文章发表;
(3)引入“体验式慈善”的国际先进教学方式,并支持在中国部分高校落地,让大学生不仅能体验服务式学习,也能体验到资助和慷慨所带来的成就,目前已有60多篇学生上课心得感受公开发表。
▲孙春苗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
//////////
李宏图(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介绍了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慈善通识教育发展的思考。他认为,高校需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大学自身的定位来设立公益慈善教育课程,目前较为切实可行的方式是在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中加入公益慈善教育的内容和形成课程单元。就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而言,目前包含了以下七大模块,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在这些模块中,不仅仅是“社会研究”这一模块设立了公益慈善课程,实际上我们很多课程都与公益慈善教育内容相关联,例如“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人文医学”等。因此,我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公益慈善课程建设,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高校现有的学科和专业院系都可以参与到公益慈善教育中进来。
▲李宏图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
//////////
徐家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1)大学教育对人一生的意义重大。和中学相比,大学的知识厚度增加,思考性的知识更多,也为慈善通识课程的建设奠定基础。
(2)慈善通识课程是通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3)慈善通识教育和社会科学素养的共同点在于将培养有价值的人作为重要组成部。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
//////////
何进(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投身教育和公益的观察和积累,对当前慈善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通识课要解决的问题,目标和成功指标应该有共识。有必要弄清楚慈善通识课的价值是什么?a) 授课老师要清楚为什么投身慈善教育,为什么把慈善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为什么要把慈善通识教育作为社会科学素养的一部分?b)学生要清楚,上课是为了得到学分,还是为了将来找工作,还是践行公益慈善?目前来看,大家对这些问题还未达成共识。
(2)慈善通识教育和社会科学素养的关系是什么,二者有何异同?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到一起来教?
(3)培养公益人才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是在“才”上,还是“人”上?
何进认为慈善教育应该具备全球视野,横向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特点,纵向切入教育、卫生及妇女等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思辨,不断拓宽眼界。
▲何进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
//////////
金锦萍(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结合自身十余年在非营利组织法方向的通识课教学经验,分享了她对议题的思考:
(1)公益慈善教育本来就应该是通识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多元化社会中,为缓解因学科分科太过专门,知识割裂的弊端,通识教育能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知识的价值观。
(2)慈善教育可以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慈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赋予受教育者以价值观,重在解决慈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底色问题,追求知行合一。
(3)金锦萍认为在慈善通识教育的落地实践方面:
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将公益慈善教育纳入教育内涵
在高等教育中,要开设公益慈善教育方面的通选课
思想政治课要把公益慈善内容纳入其中,要体现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
提升学科的专业水准,拓展一个新的视角:打破把营利作为常态,非营利作为非常态的一种知识面的局限性,让社会的丰富性、完整性能够呈现出来
▲金锦萍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周俊(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从多年的慈善通识教育教学经验出发,分享了她对公益慈善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1)慈善通识教育的两个出发点:站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虑问题;纳入发展学的观点,看到人类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公益慈善可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2)慈善通识教育上什么课?需优先考虑哪些课程?
公益慈善的历史与文化
公益慈善人物
公益慈善与社会(如教育、贫困等)
国别和区域公益慈善
公益慈善法制
公益慈善参与
周俊认为,开展慈善通识教育,需充分认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意义;进一步明确公益慈善教育的目标;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上达成共识;加强高校与公益慈善机构在通识教育中的合作;加强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倡导与宣传。
▲周俊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
//////////
周秀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从教育需求和公益需求出发,分享了她从政策制定角度对教育和社会组织活动的观察和反思。
第一、教育公益项目观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所做的山村幼儿园计划,推动了教育部门补齐农村教育突出短板当中的最短板-学前教育。教育公益组织应该转向实质,要抬头看看中国教育的宏观政策背景。
第二、聚焦教育领域的案例,培养公益慈善人才,不仅要注重学科能力,还要注重专业能力;
第三、在公益项目的拓展当中,要注意五个方面:
动员社会资源
规范项目流程
尊重服务对象
促进公共参与
开展政策倡导
▲周秀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
改变一种观念,做一件探索性的事情,需要时间。当前,中国高校的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还没有到可以检验成果的时候。在这过程中的研讨交流,呈现更多的困惑、问题、矛盾,同时凝聚越来越多的志士仁人共同探索,则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