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研究院

Institute for Philanthropy Tsinghua University

推动第三次分配,公益慈善行业亟待专业人才培养

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

Tsinghua-Dunhe Forum of University-based Philanthropy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凝聚共识  拥抱机遇



微信图片_20211023132538.jpg

时间:2021年11月6日 9:00-17:30

论坛地点:清华大学

主办方: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

线上直播预约链接:

001.jpg

 扫描下方二维码提前预约主论坛直播



1

论坛背景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尤其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来,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不仅要挖掘慈善资源、做大慈善“蛋糕”,更要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慈善资源的有效分配,而影响公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行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

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截至2020年底,全国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1061.8万人,其中与慈善行业最相关的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也仅66.9万人,接受过专业教育培训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类人才数量更是稀少

与此同时,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216月,我国大陆地区有250高校开设了MPA项目,其中社会组织管理作为MPA教指委指定的13门核心课程之一,已在这些MPA教育项目当中普遍开设,但以公益慈善行业人才培养为专门方向的高校教育项目不超过20个,已培养毕业生千人左右

随着我国日益重视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慈善行业能否接得住、用得好、消化得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慈善专业人才的支撑。目前公益慈善领域的人才供给和发展还主要依赖跨领域流入和行业内培训,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价值、知识、能力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见大力推动高校开展慈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亟待凝聚高校领域共识以共同落实。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和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一直关注公益慈善教育和行业人才的培养。然而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创新和发展还面临学科制度限制、教育基础设施不足、政府支持缺位等多方面的障碍,同时依靠少数机构的投入和努力也不可能推动创新扩散和系统改进。

为吸收国内外公益慈善教育创新与实践经验,凝聚高校、行业与政府等多方共识,共同推动我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与敦和基金会定于2021年11月6日在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


2

论坛四大亮点

1、 凝聚公益慈善教育前期探索经验与阶段性成果,论坛将现场首发《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报告2021》,探讨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人才维度系统性扫描。

2、 论坛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印第安纳慈善学院、西顿大学、伟谷州立大学、宾西法利亚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的慈善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实践者,以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南都基金会、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等国内关注慈善教育和人才发展的行业引领者40人的前沿思考,展现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才培育的价值主张与时代使命。

3、 深度研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的目标、行动路径与行业支持方向,中美对比下的可借鉴思路,基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看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组织需求与培养理念

4、 论坛在宏观视野下兼具实践探索,特设圆桌分论坛,通过国内外高校学者、公益慈善用人机构、政府相关单位人员及行业支持性机构的现场思想碰撞,分享慈善学历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案例,共创现有学科体系下慈善教育发展空间与方向


3

论坛议程


003.jpg


4

分享嘉宾

更多重磅专家持续邀请中

Michael Moody  美国伟谷州立大学家族慈善讲席教授

Patrick Rooney  美国印第安纳慈善学院教授、执行副院长

Roseanne Mirabella  美国西顿大学政治学与公共事务系教授

陈  琳  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程   刚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冯天丽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郭  超  宾西法利亚大学非营利管理教授、NVSQ主编

贾西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解亚红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主编

金锦萍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蓝煜昕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李  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学园发起人

刘培峰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婉媛 《中国慈善家》总编辑

刘选国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

刘志阳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

罗文恩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马凤芝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马剑银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马玉洁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苗  青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沈旭欣  敦和基金会秘书长

孙春苗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

田  园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研究员

王  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

王汝鹏  红十字国际学院副理事长、院长,中国红十字会原副会长

王  鑫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徐永光   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薛   红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杨  丽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杨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

俞志元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赵劲松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

周   俊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

周秀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朱健刚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滚动可下拉(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5

特别鸣谢



支持单位 

004.png



媒体支持方 

005.png

006.png

 007.png




直播平台 

008.png

6

论坛主办方


009.jpg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是由民政部委托清华大学设立的校级科研机构,成立于2015年4月,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的重点成员,是一个体现国家战略、融入创建一流大学进程、致力于公益慈善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高端智库。研究院前身可追溯至1998年10月在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下设的“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由王名教授领衔创设,是国内最早专门开展非政府组织研究的学术机构。

研究院秉持“卓越公益,化成天下”的愿景和使命,坚持以卓越的公益研究贡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研究院由专注于公益思考、公益研究和公益实践的专家学者组成,致力于通过对公益本质的基础研究,对公益实践、政策及体制的应用研究,对公益人才的培育,对科技的有效运用,对公益创新的催化与倡导,以及全球范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对中国和世界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卓越、正向和可持续的推动。



010.jpg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是一家资助型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人类和谐”为使命,秉持“尊道贵德”的价值观, 2019年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基金会长期关注公益慈善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发展,尤其自2019年开始启动菡萏计划,资助高校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并与多所大学合作开展了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的相关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