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研究院

Institute for Philanthropy Tsinghua University

论坛回顾 | 从学科构建与人才需求视角看慈善专业教育

编者按


“公益慈善领域最大的‘本钱’是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需要从国家人才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市场、资金支持等方面实现突破。期望通过高校和公益行业的共同努力,促进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11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2021)”上,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提出期待。下午分论坛上,线上线下20余位嘉宾围绕“慈善专业教育”展开,进一步聚焦“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学科基础”“人才需求视角下的高校教育与行业支持”两大议题。


001.png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学科基础


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目前,学科建设成为慈善专业教育的重要挑战,尤其是本科慈善教育。

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什么?

如何在学科建立的过程中,发展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于高校不同院系、不同学科背景(公共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商学院及法学等)的嘉宾们聚焦研讨。

现场与会嘉宾对学科建设提出了两条路径:



路径一:“借船出海” 

与既有的成熟学科结合,推进新学科的生长,构建新学科体系。公益慈善教育不仅要有行业实践视角,也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寻找相互之间的生发点。

朱健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从“大社会学”角度提出:

目前,公益慈善教育散布在各个一级学科中,社会学优势很大。

过去三十年,各社会学分支都在加强对公益慈善的研究;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也都影响着社会学的发展。

2021年,在“敦和·菡萏计划”支持下,南开大学在社会学领域开设了公益社会学方向。

111.jpg

朱建刚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

王鑫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从学科融合角度剖析山东工商学院的项目:我们在公共管理学院中设立公益慈善学院,整合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教育资源,引入不同视角,逐渐形成水波涟漪式的慈善教育团队

222.jpg

王鑫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

罗文恩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补充道:专业可以先行于学科,在设计本科专业时,对商科、公共管理、社会学的核心课程进行跨学科课程融合,纳入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辅以服务学习

333.jpg

 罗文恩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路径二:“聚合式学科圈” 

以公益慈善为核心,在实践与理论中吸纳各个学科特色,汲取人才培养模式,聚合形成公益慈善独有的学科圈,在交叉学科中实现生长,推动慈善学科建立。

下图由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绘制,供现场讨论。

005.png

 大公益慈善学视阀下的多学科生态圈


//////////

在没有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学科前,公益慈善如果长期依附于其他学科,将受到资源限制,这也是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挑战。

刘培峰(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与马剑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表示:

目前来看,学科建设的愿望是一致的,但实际上目标并不一致。

学科要先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课程体系、基础理论,包括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

这恰恰是下一步公益慈善教育要努力的方向。

006.png

马剑银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007.png

刘培峰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

结合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基因,朱健刚表示:公益慈善可以以民间组织自愿的慈善行为、组织、制度到文化为研究对象,将中国社会学的群学传统和古典社会学的人文传统连接。

解亚红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主编分享道:要从历史找自身特点,形成不同于西方的慈善教育理论。

444.jpg

解亚红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主编


//////////

经过集体讨论,嘉宾们认为对于学科建设的未来,可分为两个目标:

  • “修炼内功”,加强研究,通过社会化形态建立身份认同、塑造学科资源

  • 建立慈善教育共同体,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在各方的有效互动中实现整合与共创

同时在本次论坛上,首批40家高校联合发起《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欢迎政府、高校、社会、市场等相关主体加入,打造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

555.jpg

666.jpg


《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


人才需求视角下的高校教育和行业支持


高校进行学科基础建设以培养行业需求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在分论坛研讨下半场,嘉宾们进一步从人才需求视角下提出高校培养目标和行业支持。

010.png

分论坛一研讨现场



高校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结合当下慈善人才需求以及对高校的教育期待,嘉宾们描绘出几种复合型人才画像:

  • 具备志愿服务精神,公益情怀,价值观认同与内心驱动力

  • 学科专业技能+多学科背景,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哲学洞见

  • 学习商业思路+理解互联网技术

  • 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用技术来提升解决社会问题效率

//////////

“公益专业化”与“专业公益化”是安亚强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的观点,他认为人才需求在两个维度呈现变化:

  • 跨专业、跨领域,具备综融能力系统化解决问题的专业人才

  • 伴随技术进步、商业向善、互联网公益兴起等等,公益边界不再泾渭分明,需求更向广度拓展

777.jpg

安亚强 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益志趣、公益情怀?”对此,赵劲松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分享了清华大学在学生公益实践探索的三个层面:

  • 学生个体:志愿服务、义务献血等

  • 社群组织:支教团等

  • 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清华建筑和规划学科师生尝试的乡村振兴工作站

013.png

 赵劲松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


//////////

实践之于慈善教育至关重要。陈琳(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分享了华东师大公益人才培养计划五年来的模式沉淀:实践更能驱动学生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兴趣,通过学生的实践驱动在课程中跟老师的对话过程、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从而去达到引领研究的作用。

888.jpg

 陈琳 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探索期的行业协同支持 

当前公益慈善专业教育师资基础紧缺,跨学科培养的模式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人才和师资力量。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处于探索期阶段,在进行系统化学科建设与可持续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的同时行业各方组织的资源协同至关重要。

//////////

程刚(基金会中心网总裁)认为:慈善组织的支持、参与和资助是高校慈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高校慈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应该扩大社会化办学与治理思路,强化社会实践。


999.jpg


//////////

黄浩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教授)总结了六个高校对于行业协同的需求点:

  1. 培养的学生有地方就业

  2. 学校的学生有实习基地、实践基地

  3. 收集行业大数据进行规律性研究和案例研究

  4. 为困难学生和创新创业学生提供资金

  5. 支持学校的基础建设

  6. 实践型教师讲课

016.png

 黄浩明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教授


//////////

“高校与行业如何协同?”

杨志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中心主任)认为:

  • 高校主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过程中行业需参与以避免仅研究导向培养的人才难以进入行业就业

  • 可尝试高校+基金会/行业的模式办学

  • 行业参与过程中,要有制度安排,不与高校教学产生冲突

1010.jpg

 杨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中心主任


//////////

“公益慈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为谁培养?”

叶珍珍(敦和基金会项目经理)分享了基于议题资助中的观察:行业实际需求与高校教育目标好比跷跷板的两端:

一端高校从理论、价值和知识体系出发,引导教育;另一端行业对于人才也有不同需求、不断变化。

如何在两端找到平衡,相互促进?在资助中,深入调研、以问题为导向能回答一半。

018.png

 叶珍珍 敦和基金会项目经理


//////////

蓝煜昕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教授提出:

从长远来看,可以先尝试从民间视角推进,重点建设慈善教育的基础设施,比如,课程标准、教育案例库与数据库,形成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共识,逐步建立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

019.png

 蓝煜昕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教授


//////////

本次论坛,集结行业与高校各方力量就跨学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业需求进行深入探讨,从学科基础到师资储备,从培养目标到协同共建,从关系问题到动力机制……

虽然慈善专业教育处于探索期、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论坛的交流碰撞,不断增进共识,将有助于推进行业协同、从问题走向问题的深入。

结语:

关于为什么要推动公益慈善专业教育?

研讨尾声提及回归初心很重要。程刚认为慈善组织本身确实在快速发展中有人才需要,同时我们可能想得到一个证明,证明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证明学科建设可以让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包括家长、学生们,对慈善行业重视起来,把它当作一个专业选项。

在一个时代阶段里推动公益慈善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地位,我们一直在坚守、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