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研究院

Institute for Philanthropy Tsinghua University

论坛回顾 |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有何价值、成效与挑战?

在国家提出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公益慈善事业需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

2021年9月30日民政部印发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的目标之一,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数量从2020年底的1061.8万人达到2025年的1250万人,净增188.2万人(相当于每年增加40万专职人员)

公益慈善领域对人才规模和质量的需求,促进政府、高校、社会及市场等相关方对慈善教育事业的关注不断提升。

在此背景下,11月6日,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敦和基金会在京成功联合主办了“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2021)”。


bf8794285802b0cc19503a76ad8e1cd.png

 11月6日  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现场

本文根据论坛嘉宾的分享,重点呈现以下内容:

  • 高校公益教育的本质、使命、愿景和发展脉络

  • 慈善教育的知识、课程与实践,面临的挑战

  • 国外案例发展经验

  •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展望

    ……


一、高校公益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愿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结合清华过去二十多年来开展大学公益教育的实践心得,重点分享了中国的大学公益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愿景。

79b210d21548f9d52a5c39c102b527a.png

 王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名认为,公益的本质在于“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大学公益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他用三个关键词总结概括:“省方、观民、设教”

省方:建构理论,传承道统,以学术影响制度和政策,通过MPA等培养各级各类党政干部,积极参政议政;

观民:深入基层,跟踪实践,以田野研究反映公益创新和实践发展,积极参与公益实践,在行动研究中升华思想和理论;

设教:大学公益教育的立足之本。开设课程,编写教材,推动学科建设,培养各级各类面向实践的公益人才,积极参与各类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

他认为,如此才有可能发挥公益教育的影响力,把握公益实践的脉搏和需要,进而源源不断地为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新鲜的血液。通过公益人才的教育培养,参与建设美好社会、美好大学和美好人生。


二、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脉络


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教授郭超的观察,过去二三十年,公益慈善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美国官方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从1998年的116万家增长到2016年的154万家。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从90年代初起步至今,社会组织登记总数已突破90万家。

在公益慈善事业获得发展的大背景下,公益慈善教育项目逐渐获得发展并引起各方重视。

1e4d7562dfcc196bf635e93ee0c2a44.png

 郭超 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教授

郭超认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公益创新,并从创新的视角把美国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分为八仙过海、三国归晋、具体而微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八仙过海事物发展初期,没有出现标准化和稳定的结构之前,参与者普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二阶段-三国归晋第一阶段末期逐渐出现具有统治力的设计之后,各方会逐渐形成一种标准化的趋势;

第三阶段-具体而微随着相关领域的逐渐成熟,市场逐渐细分,整体格局稳定之后,竞争会变得具体而微。

//////////

f5d32e91023e904019d026a5c61b048.png

 蓝煜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从慈善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蓝煜昕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发布环节,将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1998-2011)以研究带动教育,高校逐渐开始成立公益研究中心,形成教材,开设课程并培养学术研究生等;

起步(2012-2018)高校开始探索各类以为行业输送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育模式;

加速(2019至今)公益慈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系统推进,慈善教育多元主体更为广泛的参与,政府对慈善人才议题更加关注,同时慈善教育共同体开始凝聚……

根据蓝煜昕的研究统计,截止2021年11月,国内共计35所院校开设公益慈善专业方向或模块化课程,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教育层次,学科基础从公共管理向其他学科或独立学院拓展,初步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


三、慈善教育的知识、课程与实践


据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观察,中国的公益慈善话语变迁呈现出动态流变性,其中也可一窥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轨迹。

  • 组织概念:主流话语从NGO、民间组织到社会组织

  • 目标概念:从扶贫济困、参与式发展再到共同富裕

  • 定位方面:从社会管理对象到基层治理主体,从引用西方话语向创造中国话语转变……

1ebdef017a5991fb9eab01cc6654fbc.png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针对慈善教育,徐家良从知识、课程和实践等维度展开分析:

  • 慈善知识具有“塑造认知、改变态度、传播理念、影响行为和共同体营造”五大价值

  • 慈善课程主要有专科专业复合课程、本科专业方向复合课程、本硕博士专业单一课程”三种形式

  • 课程具有跨界性、协作性、生态性、实践性和本土性”五大特点

他认为,慈善课程在学习西方慈善理论同时,应强化与本土慈善的结合,培养适用于本土慈善发展要求的人才;应坚持慈善课程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与新时期公益慈善需求相联系。

在慈善教育的实践层面,徐家良认为,公益慈善教育应该关注慈善领域的真问题,传授能够指导实践的真知识,培养理论专长型、实践专长型和理论实践复合型的多类型人才。


四、慈善教育面临的挑战


根据对国内外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现状的观察,郭超认为面临四大挑战:

一、创造与标准:在“八仙过海”阶段,没有人设定标准,自由度相对较大,可能会出现很多具有创造性的设计。高校慈善教育相对成熟之后,会出现课程设计指南,之后会发现大家在课程设计上有很多共通的、相似的地方。当学术领域、教学项目变得越来越标准化之后,是否会影响领域的创造力与多元化?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二、科研与实务:公益慈善教育多大程度上应该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结合起来?教学的内容更强调学术还是实务,二者如何平衡?这些仍需不断探索。

三、谁来领舞:公益慈善教育项目希望培养怎样的学生?学生希望获得怎样的公益慈善教育?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探索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校园与远程:后疫情时代,远程教学开始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方式。远程教育是否会成为公益慈善教育项目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点,还要拭目以待。

//////////

7a49f6ec0ac2da2ab1396757fc0ac55.png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汝鹏、王名、黄浩明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黄浩明认为,发展公益慈善教育需要凝聚共同体,提升政府、高校、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对此的重视程度。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刘志阳认为,慈善教育作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根本性的造血式行动,需要将慈善教育的内涵探讨清楚,同时扩展外延,应将传统文化与慈善教育相结合。

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认为,教材有待系统化,师资紧缺。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苗青认为,高校的公益慈善教育本科专业建设面临一定的瓶颈。教师的评价难度较大,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相对单一。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认为,亟需了解未来的公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五、美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案例经验


印第安纳大学礼来家族慈善学院(简称“学院”)是美国高校慈善教育领域最负盛名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机构。1987年,印第安纳大学成立慈善中心;1988年开设第一门课程;1993年,开设第一个硕士课程;2003年开办第一个博士班;2012年合并成立慈善学院,并成为美国第一家和唯一一家慈善学院。学院开设本硕博项目,以教、学、研三者结合的模式,向世界各地输送人才。

07c206783e239d8fcc1fc22c85de83a.png

 Patrick Rooney 礼来家族慈善学院教授、执行副院长

在此次论坛上,学院教授、执行副院长Patrick Rooney分享了机构发展的特征与经验:

稳定、多元的资金来源:学院的前身机构主要为在职的专业人士提供筹款技能培训,之后学院获得1亿美金的专项捐赠,其中6000万美金用作运营、4000万美金用于留本,为学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资金基础。Patrick Rooney认为,学院要获得更好的长期发展,需要获得多元稳定的资金来源。很多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团队的稳定性:目前,学院有22位核心的教职人员,并在不断扩大。长期且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有助于积累学院的凝聚力,促进机构长足发展。

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培养优秀的慈善人才,产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且跟公益实践良性互动,是学院可以对社会做的有益贡献。

//////////

9fd06336210de2f459f7a802d50fcc4.png

 Michael Moody 伟谷州立大学家族慈善讲席教授

Michael Moody通过印第安纳大学礼来家族慈善学院和伟谷州立大学约翰逊慈善研究中心发展经验的对比,发现:

理论与实践并重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在发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需关注应用领域,与其产生持续有效的联结与互动。

共同体建设高校应注意发展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本地慈善文化与慈善历史中建立良性的发展生态。


六、发展规律与展望


在论坛现场,蓝煜昕从以下几点分享了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展望:

一、学科背景:慈善教育从公共管理学发轫,到工商管理介入,再到社会工作背景的兴起,总体话语正在从非营利组织管理向公益慈善变迁,社会创新创业话语有望更加凸显。

二、发展动力:以行业需求驱动和高校创新驱动为主,市场驱动乏力、政府推动缺位。高校创新驱动依赖“一把手”;学科制度限制下,创新存在“边缘效应”。

三、主要障碍:有限的行业地位与职业吸引力导致受教育需求不足;学科制度与高校制度的限制导致教育供给动力不足;慈善教育师资及基础设施薄弱导致供给能力不充分

942d3d4c12e628d30411c952a6763d3.png

 蓝煜昕发布《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报告2021》

蓝煜昕认为,大力发展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有待高校与行业通力合作,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与市场等多方主体,共同推动相关议题的知识生产、平台与标准共建及经验分享。



本次“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2021)”,汇聚慈善教育领域国内外多元学科背景的重磅专家学者,通过思想、经验、问题的汇聚与碰撞,是促进各相关方情感连接、价值认同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凝聚和推动共同体建设,促进高校公益慈善教育事业更加包容多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